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青岛市无偿献血健康教育基地肩负起普及健康知识、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发展、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使命。该基地自2015年10月建成启用,于2020年11月完成升级扩建,展陈面积达400余平方米,涵盖六个特色展区,全年免费向社会开放,年接待团队科普参观百余场次,成为传播健康理念和奉献精神的前沿阵地。
基地充分运用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全新的视、听、感沉浸式无偿献血健康科普教育体验,精心构建起三大平台,即:捐献热血救助生命的健康平台,普及血液知识,增强公众对无偿献血拯救生命重要性的认识;互助奉献传递真情的爱心平台,传递“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精神;弘扬正气促进和谐的文明平台,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凭借在科普教育、健康促进和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该基地获得了广泛认可和多项荣誉,先后荣获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优秀实践基地,中国输血协会全国无偿献血健康科普基地,省市两级科普教育基地、健康教育基地,青岛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青岛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全市未成年人社会课堂等荣誉。
青岛市无偿献血健康教育基地锚定“创新驱动、多维融合”核心定位,以构建高质量科普生态为目标,打造“科技沉浸化、网络社会化、服务数智化”三位一体的科普体系。
基地以虚拟现实(VR)技术为引擎,重塑科普传播形态,构建智慧科普新范式。打造集视觉冲击、听觉引导、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立体化知识矩阵,线下VR展区深受参观者喜爱。同时,通过全景VR技术精准布局11个核心科普点位,深度嵌入13部专业科普视频、7组场景化音频解说及8幅高清墙面科普图,用户借助手机、电脑等终端,即可实现360°全景自由漫游,沉浸式游览科普基地核心场景,直观了解血液科学知识与无偿献血全流程。
“云游览”模式打破时空桎梏,搭建7×24小时不间断、覆盖城乡的无障碍科普通道,使科普服务半径从线下区域性覆盖拓展至全网触达。配套推出“知识+趣味+激励”三位一体互动体系,以月度答题抽奖、研学证书获取活动提升参与粘性。自上线人次参与线人中奖,实现科普内容传播效率大幅提升,成功构建学知识、赢奖励、广传播的良性循环,成为拓展科普参与模式的成功案例。
基地以全民科普为根基,创新构建“活动矩阵+智慧传播+专业赋能”三维一体社会化科普体系。通过政企社媒多方联动,开展“无偿献血健康科普公益行”系列活动,在农村、社区、校园、公园等场所设立20处爱心驿站,把由全市献血车屋构建的“半小时爱心献血圈”升级为“15分钟科普服务圈”,形成城乡贯通、点面结合的立体化科普阵地网络。
依托“参与者-传播者-倡导者”三级培养机制,将献血者、志愿者转化为移动科普力量。2024年,11768人次志愿者累计服务85567小时,通过志愿服务、知识宣讲、公益市集等形式实现科普知识的裂变式传播。作为市民了解血站的重要窗口与青少年科普研学基地,基地以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式教育传递科学精神,其创新运营模式入选《中国输血协会“伙伴计划”科普教育成果展示》,为全国无偿献血科普工作社会化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青岛市无偿献血健康教育基地通过系统化设计、品牌化运营、精准化传播,将无偿献血科普升华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健康科普平台,彰显了卫生kaiyun手机网 开云登录网址健康科普在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公民素养方面的独特价值。
(一)创新健康科普模式。锚定“健康中国”战略航向,以“更优辐射、更智服务”为目标,持续深化创新实践。聚焦青少年群体,深化校地协同创新,开发阶梯式分龄科普课程,融入MR混合现实、AI虚拟导览等前沿技术,让科普内容与青少年认知发展同频共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公益火种。
(二)打造跨界协同科普生态网络。整合政、产、学、研、媒多方资源,构建跨界协同科普生态网络。通过经验共享、技术联创、活动共办,孵化“热血青岛”系列科普IP,打造全民参与的科普盛宴,提升社会动员效能。
(三)升级智能科普平台。依托数字技术深化赋能,升级迭代智能科普平台功能。创新开发虚拟献血体验舱等沉浸式场景,实现科普服务的精准触达与智慧升级,打造更具温度的科普助手,为无偿献血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