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2天】武汉进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时间

 公司新闻     |      2025-08-07 21:00:41    |      小编

  荷兰、英国的院士们来了,欧洲科学院院士来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雅典国家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知名教授们来了…… 中外专家、学者正从全球各地奔赴这片热土,共商智能时代教育发展新图景。此刻,武汉已正式进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时间。

  5月9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有关情况。会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杨丹介绍,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发布后教育部主办的首个重要国际性大会,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纲要》精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本次大会主题是“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标志着数字教育新起点。

  大会主要由开幕式、全体会议、平行会议和闭幕式等4个环节组成。会前安排学校参访,同期举办全球教育数字化成果展,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沉浸式观展场景。10场平行会议主题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学习、教师发展、数字教育评价、全球数字教育治理、数字教育安全与伦理、人工智能赋能STEM教育、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等多个领域。

  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现场观摩活动上,湖北将设置四个现场观摩点,展示四个不同类型学校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创新实践。

  以点面结合、虚实融合的方式,全面展现智慧教育平台“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应用的创新探索。现场展示“智能皮影”、“智铸青铜”、“AI火星车救援挑战”等20个场景,通过多模态大模型、教师AI助手、智慧云校等特色应用,集中体现数字赋能教学形态、育人方式、评价模式变革的实践成效。

  从智慧教育新基建、新场景、新理念、新范式等板块,展现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教学变革与创新。新基建主要展示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孪生校园”、武汉理工大学“数据驾驶舱”、华中师范大学“小雅”平台等数字应用;新场景主要展示武汉大学“AI手术室”、武汉科技大学“智能筑砌机器人平台”、武汉音乐学院“数智编钟沉浸式演奏教学体验”等内容;新理念、新范式主要展示高校在深化数智教育改革、培养未来数智人才等方面的特色做法。

  从深化产教融合、助力国际合作、赋能人才培养三个板块,展现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现场主要展示跨境电商与数字人直播、智能制造教学实践等5个场景,聚焦学生实训、技能培训、社会服务等内容,集中体现数字时代校企合作的实践新路径。

  从开放教育、社会培训、社区(老年)教育等五个板块,现场展示终身教育驾驶舱、智能化农技培训等9个场景,集中展现全国开放大学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最新成果。在四个观摩点现场,将通过全息数字人、VR/AR体验等多种互动方式,沉浸式展示未来课堂、未来学校、未来教师、未来学习中心,全方位展示智能时代数智赋能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本次大会将全面展示中国在智能时代迈向智慧教育新阶段、树立人才培养新标准、探索教育变革新路径的实践与探索,为全球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谈及本次大会的亮点,杨丹说。

  杨丹介绍,开幕式将进行未来课堂、未来学校和未来教师展示,全体会议将首次举办“数字教育高端对话(Panel)”,围绕智慧教育新阶段的技术前沿、人才培养新标准以及教育变革新路径的实践与伦理等展开深度探讨。

  一是大会同期举办教育数字化成果展。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介绍,成果展以“智能无界、教育共生”为主题,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国际教育和未来教育六大核心板块,共50多个展项,集中呈现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及政策成效,生动展示数字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丰富实践。

  其中,基础教育板块主要展示教学场景重构、资源体系优化和数字素养培育等方面的案例,重点展现依托中小学平台开展同上一堂好课、联合教研等教学活动;职业教育板块重点呈现资源生态共享、教学实践协同和产教融合发展,展示“直通企业、数字孪生”创新教学方式;高等教育板块重点介绍我国建成全球最大慕课体系的实践经验,还将展现智慧教育未来场景;终身教育板块重点展示以数字赋能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展现全民终身学习的鲜活案例;国际教育板块主要汇集国际组织、机构、企业教育数字化应用的丰富成果;未来教育板块重点聚焦前沿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本次展览还将同步推出线上虚拟展厅并长期运营,和全球朋友共享教育创新成果。

  湖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静介绍,基础教育现场观摩点将用点面结合、虚实融合的方式,全面展示智慧教育平台“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应用的创新探索;高等教育现场观摩点从智慧教育新基建、新场景、新理念、新范式等板块,展示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教学变革与创新;职业教育现场观摩点从深化产教融合、助力国际合作、赋能人才培养三个板块,展现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终身教育现场观摩点从开放教育、社会培训、社区(老年)教育等五个板块,集中展现全国开放大学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最新成果。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介绍,大会还将发布五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数字化成果。

  一是发布《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系统梳理了我国教育数字化发展脉络,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数字化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集中展现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以来的新进展、新成效,生动描绘了智能时代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蓝图。教育部将正式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以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为战略方向,全面启动教育数字化发展新征程。

  二是发布《关于构建国际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框架的倡议》和《教育大模型总体参考框架》联盟标准。大会将首次发布联盟团体标准,旨在倡导构建开放、包容、可持续的国际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框架,促进全球数字教育的协同与互通。同时,明确教育大模型建设与应用的标准规范,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创新。

  三是发布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2025。该指数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创新应用基于证据的评价范式所研制的评估各国数字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数。今年的发展指数国家更多,新增10个国家参与指数测算,国家数量从62个扩展到72个;指标更全,增设“人工智能+教育”专项指标,对各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进行全景式扫描,为智能时代的全球数字教育变革提供有力参考。

  四是发布数字教育研究全球十大热点。该成果是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以全球范围近6年发表的、约5.9万篇数字教育文献为研究对象,遴选数字教育领域前沿热点,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作用,积极引导数字教育实践创新,为深化数字教育国际合作提供理论支撑。

  五是发布《数字教育合作武汉倡议》。倡议将以“智联全球、慧育未来”为主题,呼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共建数字教育标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促教育智能转型,共护人工智能安全,加快落实2024年联合国未来峰会《全球数字契约》,加速实现教育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4),更好推动建立创新发展、安全发展、普惠发展的国际数字教育发展共同体。

  “截至2025年4月底,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成员总数为115个,包含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及领军企业,覆盖教育链、产业链与创新链全生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杨军说。

  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宣布成立。联盟旨在促进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致力于推动数字教育的务实合作与创新,为全球教育体系提供高质量的对话平台。其未来部署,备受关注。

  杨军表示,联盟将围绕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核心任务,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推动联盟成员发展数字教育,系统梳理全球数字教育领域的最新政策动态、实践案例和发展趋势,为成员提供权威参考与行动指南。二是搭建数字教育国际对话平台,建立国际数字教育合作网络,推动成员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三是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重点推动优质慕课、数字教材等资源在全球共享。四是支持办好数字教育国际期刊,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与政策建议。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另一项成果——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也有新进展。

  舒华介绍,一年来,平台征集遴选了2000多门多语种优质课程资源,将分批次上线。这次大会期间,要上线余门课程以服务全球学习者。同时,在平台国际版建设“理解中国”专区,计划在大会期间上线门来华留学的中国国情教育优质课程,助力来华留学生“读懂中国”。下一步,将推进在线课程标准体系建设,探索中外合作高校依托国际版平台开展学分互认,不断创新优质教育资源全球共建kaiyun登录入口 开云平台网站共享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