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看遍西藏五大景区,不缺氧体验布达拉宫;45分钟倒转时空,穿越回1163年细看巴黎圣母院从建造、烧毁到重建的前世今生……现在,这些体验只需要一副VR眼镜。
最近到过798·751艺术园区的游客,一定会对目不暇接的VR大空间沉浸展留有印象,行走于美术馆林立的主街区,随处可见各种VR展览的宣传,不时还会见到三五成群、头戴VR眼镜、露天行走的人们,正对着空气上下摸索,面部表情丰富。“五一”期间,“798超维视界·VR院线平方米的空间被赋予展览与娱乐的双重属性,宣传主打“沉浸式多维宇宙”,适合亲子家庭和年轻人组队游玩。
“VR+展览”是什么新玩法?动辄百元票价的25分钟虚拟体验物有所值吗?科技带来的仅仅是感官盛宴吗?
经常看展览的陈先生对AR并不陌生,很多展览馆和文博经典配备了AR设备,将虚拟信息与实物实景融合,参观者可以借助AR眼镜、手机扫码自动识别文物,与之相关的历史场景就能在眼前“活”过来。不过,去年在北京凤凰中心展出的“胡夫地平线”VR展更让陈先生为之惊艳,不但仿佛真的走进了胡夫金字塔内部,场景1:1高精度还原,观众可以自由探索,跟随剧情一会儿站在金字塔顶,一会儿泛舟在尼罗河上,凑近国王石棺能清楚地看到里面的细节……虽然全程45分钟单人票价高达298元,但陈先生觉得物有所值,还带着孩子二刷。
VR,虚拟现实技术;文化IP加VR技术,将展览玩法带到了一个新高度。“胡夫地平线”又名“消失的法老”,是一个由法国引进的IP项目,2022年6月在法国巴黎首展一票难求,2024年被引进到中国后在各大城市巡展至今。去年,它在VR圈、元宇宙圈、文旅圈的火爆成功在中国掀起了VR大空间沉浸式展览热潮。
VR展尚未风靡,新一代的MR技术已经初露雏形。记者在798·751园区内看到的那些头戴VR眼镜露天行走,对着空气上下摸索的人们,正是在体验MR户外大空间项目“山海空间”。
MR可以简单解释为AR+VR,运用空间计算设备,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混合,可以在真实景物环境里叠加上虚拟奇观,令观众沉浸其中却不与现实隔绝。
“山海空间”是北京幻景数研公司将MR技术在户外大空间落地展览的第一个尝试。联合创始人杨代中向记者介绍,“MR技术与文旅项目天然契合,因为它的虚拟画面和实景同时呈现,不需专门做基础建设,对景区资源也就没有破坏。”记者亲身体验“山海空间”,头戴VR眼镜漫步于步行街,所见街景一切如常,很快《山海经》里的上古神兽吹响狂欢号角,不周山的巨石从天而降,各种小精灵触手可及,上百只猎豹、斑马、长颈鹿、大象等野生动物在身边奔走而过,天上龙腾虎跃,地面花车巡游,忽然天空裂开巨洞,女娲现身补天……眼见的一切都好像身在梦中。
然而,以科技重塑文化体验,不应仅仅是一场感官盛宴。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人们期待的理想状态是,文化因科技而生动,科技因文化而深刻。
法国“消失的法老”火爆背后是内容团队的精工细作,他们聘请了哈佛大学研究团队担任学术指导,项目制作周期超过3年。去年11月在798无界之境开幕的巴黎圣母院沉浸式VR体验展也是这个团队出品的。记者五一期间探访798看到,它仍是园区内人气最旺的VR展,门庭若市,吸引了各年龄段的观众。62岁的刘女士体验后评价:“198块钱买45分钟,但非常值,就算我到巴黎圣母院旅游也不可能了解得这么详细,建筑结构、尖顶上的钟楼、屋檐上的雕塑,都在VR里近距离看到了,还有讲解。”带孩子来寓教于乐的王先生和12岁的儿子关注点则明显不同。小朋友兴奋的是画面细节堪比游戏,他举例说:“石匠工作时飞溅起的碎石子差点崩到我脸上,一颗一颗的。”王先生则有感于展览的人文情怀,他告诉记者:“传统展览是冷冰冰的知识,但VR展有剧情有温度,你看到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还会特别真切地感受到几代建造者的情感投注。”
许多人觉得,VR展是哄孩子的新型娱乐项目或旅游景点的增值收费项目,体验个新鲜就够了,不值得复购。而年轻人会用电子游戏的制作水平对比VR展,认为其吸引力不大。
22岁的沈小姐和两个朋友一口气体验了三个VR展。她告诉记者,感觉就像是开盲盒,纯碰运气:“第一个‘唐朝诡事录’好玩,小刺激,实景和虚拟结合得很好,画面也很美,唯一不足的是剧情有点简单,画质还有提升空间。后来我们又去看了‘深海奇遇’,画面更精致,但没什么参与感,像在动画片里观光。最后看的那个恐龙展,太亏了,画面和情节都特别低幼,也不太清晰,中间还卡顿重启了一次。”沈小姐觉得如果不能互动参与,沉浸半小时看科普知识确实有点无聊。
较之法国团队三年开发一个项目的漫长过程,国内VR展的内容开发已经很快了,但还是滞后于井喷式的产业发展速度。VR展在对硬件要求不高,只需要一个百平方米的无障碍空间,数字内容和电子设备便于携带转场。在北京,首钢园区的SoReal科幻乐园、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北京坊、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圆明园、北京天文馆都有不同主题的VR大空间沉浸展。业界预计到2026年,这一产业在国内的总体规模有望突破2500亿元,成为新质生产力标志性的现象。但与硬件搭建速度严重不匹配的是VR展的内容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形式雷同、缺乏标准。记者亲身体验了数个VR展,国内原创IP多以探索体验、人文科教为卖点,但故事单薄,更少有画面质量与参与感兼顾的作品,体验感参差不一。
五一期间开业的798超维视界·VR院线个常设展厅,可以同期上档8个项目。筹备期间,团队几乎走访了全国所有VR展,相关负责人刘琛介绍:“去年8月市面上只有40多个项目,到年底已经有200多个了。我们的初衷是打造一个VR展严选集合店,以798的品牌背书,挑选行业里的头部资源呈现给观众,也希望能给行业里的优质内容创作者搭建一个好的平台。但实话说,这个行业还在起步阶段,大家都不知道未来会走向哪里。”
戴上VR眼镜亲身体验之前,除了时长,消费者没有任何参照指标可以对项目的品质做出判断,这种抽盲盒式的消费体验,与最低人均百元的票价形成巨大反差,让人难免在“值”与“不值”的犹豫徘徊。如何给VR展定价?半小时的视觉体验为什么票价高达百元?生产者、运营者和消费者所见不同。
户外大空间项目“山海空间”开业后曾有过一次调价,全日单人票价从198元降至158元,降价后的亲子票238元,三人票388元。但即便如此,20分钟左右的体验时长最低也要人均消费近120元。消费者会算一笔账,如果把票价平均到每分钟,这可比看电影、戏剧演出、演唱还贵。
“山海空间”出品方合伙人杨代中向记者道出了内容生产方的困境,盈利模式决定了投入规模,要沉下心来做内容精品,资金和时间都得到位。有实力的大公司嫌技术变现太慢,他们更愿意购买成品而非前期投入。小机构的很多优质项目做不到一年就没钱了,技术团队融资成功才能继续。“山海空间”千万级制作成本,耗时一年时间,而众所周知的电影《哪吒》用了三年,游戏《黑神话:悟空》用了五年,在它们成功前找投资很艰难,因为同样的资金拿去做一个手机网游,三个月制作周期,再三个月就能回收成本。
798超维视界作为平台运营方,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他们在市场上筛选百万开云网页版 开云kaiyun级投资规模的优质产品,统一定价。相关负责人刘琛向记者解释:“一方面,我们认为优质内容应该被大家看到,优质的生产者应该被扶植;另一方面,为了拉动消费,我们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得把票价打到了百元以内。”刘琛表示,如何做到内容生产、技术整合和商业验证的闭环,是接下来的核心挑战。“我们现在的设想是,立体化构建内容体系,纵贯传统文化、自然科学、宇宙科普、文旅文化、影视娱乐、游戏探险等多元内容。此外,亲子家庭是目前的主力消费人群,我们就要对VR展览内容高标准严选,始终将‘科技向善,教育为本’作为核心理念。”